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孔子所立之河,是一条时间河流,也是一条变迁的河流。面对创业,我也发出同样的感慨:日新月异、变幻莫测、乱花迷眼糖心vlog入口。
面对创业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把握其季节水文、把握其流向显得极为重要。这正是本书所试图做的一点努力:以相对全面系统、历时性的视角,让创业这条河流暂停奔流,使我们有一个观察、回溯、判断和评估的机会。
我不仅是文化创业的观察者,也曾经是创业队伍中的一员。当年,授业恩师梁刚建筹备创办“中华读书网”,我立即辞职回到北京,加入了这个领“互联网+文化”之先的创业团队。吸引我的,是互联网创业的机会,更是梁老师持续创业的成功光环。1994年,身为《光明日报》知名评论员的梁老师,从家里拿了5 000元创办《中华读书报》,这份周报成为国内文化思想界的一个公共领域,一纸风行。
互联网的冬天来临,中华读书网办公地点从富丽堂皇的北京西单首都时代广场,撤回上地马连洼,之后经历了股东变更以求生存。我参与了在同一股东旗下休养续命的中文在线的管理工作。在这段艰苦的岁月中,不少人离开,不少公司关门。不再有人记得中华读书网、博库网、人民时空网、旌旗席殊网这些曾经充满梦想而后被资本窒息的文化创业公司。而童之磊一直在坚持,中文在线最终冲过了上市撞钟的阶段性终点。
创业是天时地利的风口,更是创业者的修行。从梁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的文化创业者所必需的文化格局和时代敏感。从童之磊身上,我看到了文化创业者所必需的另一种素养:不忘初心。
这些经历和感想,正是我写作本书的动力源泉。自从“双创”兴起,大学生成为新兴的创业主体。本书的思想和内容,也在我开设的“文化创业”课程中得到检验和打磨。我希望借此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窗口,让他们去观察、认知和实践当下的文化创业,使他们多一种可能性,也让未来有更多富有想象力的文化创业者。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支持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文化竞合:华语文化创意产业特色与路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理解文化产业:网络时代文化与意义生产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到这本《文化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创新》,我在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的交集处停驻,深耕网络情境下的新兴内容生产、文化与意义生产,揭开技术、资本面纱,观察文化创新的脉络。
如今,传播业已成为创新创业的策源地,新势力与旧巨头、技术与价值正在交流、交锋和交融。传播学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双边市场理论、麦克卢汉媒介观、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理论资源,都成为解析文化创业的工具和范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充电,使理论更具解释力,实践更有方向感。当然,本书中还涉及一些正在发生、正在形成的新知识领域,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前沿。限于作者的能力和笔力,理解、认知和表述肯定存在偏颇,本书抛砖引玉,恳请方家指正批评。
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失去了父亲,我成为父亲。生活把大悲和大喜同时摆进我的人生。我第一次感受到命运如此变幻莫测,随手切换着我的悲欢离合。我希望自己能够从中体悟出生命的本质,不惑且知天命。
感谢我的妻子,她的金融和投行背景给我带来了梳理资本、金融驱动文化创业的思路和灵感,而本书有关文化创业各赛道的分析,对她的工作也有所帮助,这带给我不小的学术自信。
感谢我的研究生安若辰、张琦悦、徐曼馨、张涵,他们帮助搜集了相关案例材料。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网生代”,从他们对创业项目和公司的关注和兴趣点中,我得以做更清晰的聚焦,呈现更有创新价值的创业样本。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刘静编辑,如果没有他的督促和安排,本书不会及时地出版。他以专业的见识和服务,体现出人大出版社一流的文化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