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单位: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率先启动“十四五”文化产业系列专题研究。专题通过聚焦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糖心vlog在线观看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创产业,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山东省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各级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
http://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88037818
创意设计服务业诞生于20世纪,为创意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晁秀棠(2015)指出,狭义上的创意设计是“综合运用艺术美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和高科技手段,对既有产品或服务的内容、功能和形态等进行优化重组或者进行创意加工的创新性活动,其目标是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文化产业的一大基本类别,创意设计业在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着重发展设计产业,有力推动经济崛起。英国于20世纪末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美国、德国、韩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均提前布局创意设计产业。
在国内,创意设计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发展方向进一步明晰。“十三五”前后,我国出台十余部涉及创意设计服务业的政策文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将创意设计服务作为原分类标准中的两个大类之一加以保留;2019年《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第二十二条设单独条款提出“国家积极推动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丰富创意设计文化内涵,促进创意设计产品的交易和成果转化,提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中国制造2025》指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十四五”期间,我国创意设计服务业将迈入跨越式发展时期,愈发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一、“十三五”期间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引领下,我国创意设计服务业获得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创意设计提质升级行动,创意设计服务业成长为我国一大战略新兴服务行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愈加受到重视。
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据有关投融资数据显示,2017年流入创意设计服务领域的资金达到476.89亿元,同比增长14.29%,融资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比12.07%;交互设计、UI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游戏设计等一批新兴设计门类得到快速发展。二是产业融合加速,跨学科、跨领域合作范围扩大,创意设计在推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三是产业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行业龙头不断涌现,创新步伐加快。
中国创意设计服务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处初级发展阶段,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壁垒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仍亟待破解。第一,产业创新能力低,整体创新水平有待提升,大型领军企业,及自主品牌、核心形象缺少,创意设计园区同质化严重,核心竞争力不足。第二,产业链条不完整,高附加值的衍生产业发展不完善,衍生产品利润率低,产品附加价值低;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集聚效应尚未显现。第三,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完善,创意向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尚不足;专业设计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强,设计教育水平亟待提升。
二、经验借鉴
(一)英国伦敦
作为设计与创意的发源地、“全球最重要的创意产业发展地之一”,创意产业为伦敦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所创造的财富仅次于商业服务业。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要素资源,及强有力的政策推动。
第一,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资源。伦敦创意人才集聚,集中了全英国46%的广告人员、80%-85%的时装设计师、40%的出版业从业人员;高端文化设施数量众多,拥有22个国家博物馆,每年举办超过200个文化节庆活动,孕育了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第二,将创意设计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早在本世纪初伦敦就已提出“创意伦敦”战略目标并出台相关政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旨在建设“世界级的文化创意都市”。在产业布局方面,伦敦将设计、时尚产业纳入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每年投入3亿多英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重视创意空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最大程度地营造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三,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产业发展。在政府引导下,伦敦注重发挥中介组织和被称为“创意枢纽”的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便利;设立“创意种子基金”“创意之都基金”,吸引民间投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实行定制化人才培育措施,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
(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为最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目前已形成以珠宝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为主要门类的创意产业,引领着拉美的时尚、设计潮流。
第一,政策扶持助推产业良性生态发展链构建。成立都市设计中心MDC,在布局产业发展、培育设计企业、开展创意设计研究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出台推动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相关的产业、财政政策;注重产学研结合,有效连接创意设计人才、研发单位与学校、创意设计产品市场,形成了创意产业良性生态发展链。
第二,尊重城市历史文化传统。布宜诺斯艾利斯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大量历史建筑,其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注重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并将其视作产业发展的有利优势,由此实现了传统文化开发与现代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打造出独特的创意设计品牌。
第三,吸引公众参与创意设计。布宜诺斯艾利斯重视创意设计教育,免费为当地市民提供创意设计课程;开展全民协商会议,吸引公众参与城市基础设施与景观设计;鼓励市民参与城市节庆活动,以此提高市民创意设计意识,从而有效扩大了城市的创意设计阶层。
(三)中国深圳
深圳为国内创意设计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近年来,深圳创意设计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第一,坚持设计支撑,大力实施设计提升行动。建立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一批以创意设计为主要方向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吸引大量创意、设计、文化机构入驻,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领域力量,着力打造国际创新设计之都。
第二,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坚持国际一流标准。运用“艺博会”“设计互联”等活动主动对接国际市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着力提升深圳时尚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坚持质量引领,深入实施“深圳品牌”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着力提升“深圳设计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等国际知名度,打造更具时代引领性的深圳设计品牌。
三、“十四五”时期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方向
第一,数字技术推动创意设计服务业变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智能化等创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创新成本降低,多元创新平台、新型创新产品、高精尖创意设计装备出现,数字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出现。人工智能、3D打印、虚拟现实、网络协同设计、大数据分析、超高清技术等将被深度应用于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设计中,不断提升创意设计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第二,创意设计与相关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间伴随技术应用、政策推动,创意设计与相关行业融合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将基本建立,“创意+科技”“创意+制造”“创意+金融”等重点领域将获优先发展;产业集群效应释放,在以国家级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创意设计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设计产业群为支点的发展格局的引领下,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集聚区建设进程加快。
第三,创意设计将从产品创新向高端服务业拓展。随着系列支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在深圳、上海、北京、武汉等创意设计产业发达城市及华为、联想、海尔等龙头设计创新型企业的带动下,有利于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将逐步形成。“十四五”期间我国创意设计服务业将逐步由产品创新向高端服务业拓展,设计将作为一种策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成为企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竞争优势。
四、“十四五”时期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张立群(2013)总结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对以下要素的关注,即“优秀的人力资源要素、开放与多样性的城市文化要素、丰富的创意文化环境要素、多元的政策要素、创意设计与技术的密切融合、创意产业集群化和品牌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创意设计服务业将围绕创新驱动、跨界融合、设计创新生态等环节加快提质增效步伐。
第一,构建行业创新驱动体系。出台“十四五”创意设计服务业创新行动计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生态创新。加强优质内容供给,推动内容版权转化,提高创意设计产品质量;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意设计类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推动优质潜力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企业服务模式创新,搭建创意设计集成创新平台,集聚各类设计要素,加速向“集成创新、整合创新、协同创新”转变;引导企业开展产业化全过程的系统创新活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种新兴媒体,创新设计表现形式、拓展设计应用渠道,形成设计系统“产业链”。
第二,加速创意设计跨界融合。加强行业体系构建,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布局“十四五”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方向,着力推动创意设计与高端制造、商务服务、信息、旅游、农业、体育、金融、教育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对其他产业在生产服务、流程优化、品牌建设等环节的支持能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发挥创意设计在推动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的作用,通过要素整合、功能拓展、价值传导,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等融合;鼓励创意设计企业间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融合,构建创意设计服务业联盟。
第三,加强设计创新生态建设。提升行业服务运营效率,“十四五”期间重点创新行业规制,完善“政府辅助、市场主导、企业自主”的协同驱动模式,适应产业融合需求,加强行业间经济政策的配合与转换,降低产业创新、产业融合的“边际成本”。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搭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和设计成果交易、托管等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内容保护。出台“十四五”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设计理念、设计思维为重点,强化创意设计教育;以高校为主体,联合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针对重点领域,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以上内容节选自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十四五”文化产业系列研究专题》。作为国内文化产业高端智库服务平台,我们将全面审视“十四五”文化产业新态势、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加快文化产业规划理论与学术成果创新,致力于为文化及相关产业规划实施与落地发展提供专业智慧服务。